Select Language
三鶯龍窯橋橫跨鶯歌溪,是串聯新北市與桃園市自行車道的重要橋樑。這座橋不僅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路徑,還兼具藝術與文化的內涵,成為市民和遊客享受單車休閒、探索陶瓷文化的絕佳選擇...
永興吊橋位於台南市,是橫跨曾文溪的唯一吊橋,擁有全長497公尺的驚人跨距,堪稱台灣最長的吊橋。這座以紫色為主調的吊橋,不僅在結構上引人注目,更以其融合自然景觀的方式,成為當地最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之一。無論是日間還是夜晚,永興吊橋皆呈現出不同的美麗風貌,吸引無數旅客駐足欣賞...
嘉南大圳是台灣歷史悠久且具重大意義的水利工程,而其中的曾文溪與官田溪渡槽橋更是這項工程的標誌性結構。2015年完工的新曾文溪渡槽橋,以其484.8公尺的長度與81.2公尺的單一跨度,成為全台最長、通水斷面最大的渡槽。這座水藍色的橋樑設計靈感源自官田水雉的展翅姿態,象徵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並成為山海圳國家綠道「大圳之路」上不可錯過的景點...
冬山河火車鐵橋不僅是一座舊鐵橋,更是連結自然與人文之美的隱藏景點。在這裡,不僅能欣賞到以龜山島形狀設計的橋梁造型,還能捕捉火車疾駛而過的壯麗瞬間。隨著自行車輪輕輕轉動,這段路將帶您進入一個讓時間慢下來的世界...
在安農溪分洪堰公園內,漫步於河堤步道上,您會驚喜地發現一座色彩繽紛的跨溪橋樑—分洪橋。因其粉紅色的外觀及浪漫的氛圍,它也被當地居民親切地稱為「情人橋」,成為遊玩拍照打卡的熱門地點...
太魯閣大橋位於蘇花公路南端,橫跨立霧溪,是連接花蓮崇德與新城的重要橋樑。這座全長1,248公尺的「紐爾遜拱橋」,設計優美,融入當地的自然景觀,成為花蓮的新地標。它的興建不僅解決了交通瓶頸,還縮短了宜蘭到花蓮的行車時間,提供更便捷的交通選擇...
位於台東縣鹿野鄉瑞隆村的「二層坪水橋」是一座專為水流而設計的橋梁,也被譽為「縱谷版的水往上流」。這座橋是全台灣首座拱形建造的景觀水橋,除了具備農業灌溉的功能外,還結合了壯麗的稻田景觀,是一處充滿魅力的自然與人文結合地。遊客可以在這裡感受到台東的農村美景,並從觀景台俯瞰延伸至山間的風光...
位於屏東縣霧台鄉的大武部落,隱藏著古仁人橋這座連接部落與外界的重要橋樑。這座吊橋橫跨隘寮北溪,為當地居民和遊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路線。然而,由於其狹窄的橋面和挑戰駕駛技術的特點,它不僅是實用的通道,也成為遊客駕駛技術的考驗地點,被部落居民戲稱為「酒測橋」...
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與霧台鄉交界的谷川大橋,是霧台鄉對外聯繫的唯一橋樑。這座橋橫跨隘寮北溪,承載著省道台24線,並通往許多熱門景點如阿禮瀑布和谷川部落。大橋不僅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更因其壯麗的設計與魯凱族文化元素,成為景點之一...
大埔鄉唯一橫跨水庫的橋樑——同心橋,是一座象徵人與人、村與村連結的美麗景點。自1984年8月竣工以來,這座橋見證了多次天災,包括921大地震與莫拉克颱風,但在2021年4月1日重新改建完成後,再次煥發新生,成為遊客不可錯過的打卡景點...
福美吊橋全長約175公尺,宛如一道優美的弧線橫跨山谷,是阿里山的著名地標。這座吊橋由福建省紅十字總會捐贈建造,其橋身設計以鄒族的傳統色彩為主,鮮明的紅、藍、黑三色呈現出濃厚的原住民文化特色,充滿當地風情。吊橋上還有在地學子的原味彩繪,為這座壯觀的橋梁增添了更多人文氣息...
位於屏東縣萬巒鄉的萬巒吊橋,橫跨佳平與東港溪匯流處,全長168公尺,寬2公尺。這座結合自然景致與人文藝術的吊橋,不僅以其紅色橋身映照水面構成迷人的景象,還是全台唯一擁有3D立體彩繪的吊橋,吸引無數遊客前來拍照打卡,成為萬巒鄉觀光的一大亮點...
橫跨濁水溪、連接雲林西螺與彰化溪州的西螺大橋,不僅是台灣的交通樞紐,更是歷史與景觀的結晶。這座受美援資助興建的大橋,全長1,939.03公尺,寬7.32公尺,採用華倫氏穿式鋼鐵結構設計,昔日曾是遠東最大的橋樑,見證了台灣公路運輸的發展歷程...
大甲溪花樑鋼橋,位於台灣鐵路舊山線上,是一座跨越大甲溪中游的歷史性鐵路橋樑。自1908年竣工以來,它曾是縱貫鐵路南北交通的重要聯絡樞紐。如今,這座具有百年歷史的橋梁已被轉型為後豐鐵馬道的一部分,成為歷史與現代共融的經典景點...
台中大坑情人橋以其粉紅色的浪漫設計和獨特的造型,成為了戀人們打卡必訪的景點。不論從哪個角度觀看,這座橋都能展現出迷人的風情,尤其在夜晚燈光映照下,情人橋更是一座傳達愛意的浪漫地標...
苗栗西湖溪自行車鐵橋是結合歷史與現代設計的絕佳典範,這座由舊海線鐵路橋墩改造而成的自行車景觀橋,讓騎行者不僅能感受沿海風情,更能沉浸於自然美景之中。西湖溪自行車鐵橋為來往自行車騎士打造了穿越歷史與自然的獨特體驗...
位於蓊鬱山林中的巴陵大橋,如同一條淡粉色的綢帶橫越大漢溪,成為前往拉拉山與水蜜桃原鄉的旅客途中的驚喜。這座完工於2005年的橋梁,是北橫公路三大名橋之一,除了提供便利的交通外,也以壯麗的景觀吸引無數遊客前來一探究竟...
大溪橋自1934年建成以來,見證了大溪地區的交通變遷與人文情懷。從竹木板橋到鋼索吊橋,再到如今的鋼筋混凝土橋,大溪橋歷經風雨與時代的變遷,成為當地具有歷史與文化價值的重要地標...
復興橋位於北橫公路的起點,橫跨大漢溪谷,連接羅浮地區。這座橋不僅是重要的交通樞紐,還以其獨特的藍綠色橋身,成為遊客探訪北橫三橋之一的亮點。曾被稱為拉號鐵線橋,復興橋承載著歷史與現代設計感的完美融合...
新月橋以其純白橋身和不對稱雙鋼繫拱設計,成為全台雙跨距最長的鋼拱橋。這座長達725公尺、寬8公尺、高65公尺的橋樑,不僅連接了新北市板橋的435藝文特區與新莊老街,更象徵著新舊時代的交融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