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發佈日期:2025/06/14 編輯部
北寮西岸環線騎行・風櫃濤聲・摩西分海日落篇
布袋港的早晨,天氣忽晴忽雨,雨勢時大時小。搭乘09:50開航的雲豹輪,原預定65分鐘的航程,卻因外海風浪大作、海象不穩,最終花了整整85分鐘才艱辛抵達馬公。船程中不少旅客暈船不適,讓我們對陸地的渴望格外強烈。
然而真正上岸之後,迎接我們的卻是意外的轉機。原本預報中的大雨,轉而化為飄忽小雨,甚至在我們整備車輛的過程中就漸漸停歇。澎湖夏季少有的陰涼天氣,反而讓今日的環島騎行多了一分清爽與幸運感。
在專車接送下,我們前往新賽風單車店進行調車與試騎,12:00正式出發。首站來到澎湖珍貴的人文遺址【蔡廷蘭進士第】。這座建於清朝道光年間的古宅,是澎湖本地唯一進士蔡廷蘭高中後所建,擁有超過150年歷史。紅磚、燕尾脊與門前石獅,都靜靜訴說著一段關於科舉與家族榮光的往事,讓人感受到澎湖人文底蘊的厚度。
午餐地點選在【蒔裡沙灘】附近的一家當地料理餐館。沙灘綿延一公里,白沙細緻,是澎湖最優的天然海水浴場之一。今日午餐最特別的亮點,是澎湖特有的「紅新娘魚」,肉質緊實細緻,滋味清甜,搭配海菜、絲瓜等清爽小菜,在吹拂著海風的午後,更顯鮮美。
用餐後我們在【蒔沙灘相框海】稍作停留拍照,大紅色相框對望海天一線,是旅人最愛的網美取景地。緊接著騎上【蛇頭山小百岳】,這座位於風櫃里的半島高地因地形酷似蛇首而得名。站在山頂眺望整個馬公內灣與市區,波光粼粼、視野遼闊,彷彿一切都靜了下來。
接下來來到【風櫃洞】,這裡的自然奇景令人震撼:長年海浪沖刷下形成的狹長海蝕溝,每逢海潮湧動,洞內傳來如雷鼓之聲。若風向與潮汐合宜,更會噴出壯觀水柱,令人驚呼連連。這處景點也因侯孝賢導演的《風櫃來的人》聲名大噪,成為澎湖精神意象的代表之一。
沿著西南海岸繼續前行,騎經【鎖港南北鎮風塔(子午塔)】,北子南午兩座對望石塔,鎮守著澎湖的風與信仰;再抵【烏崁方舟天主堂】,這座由義大利神父設計、船型造型的禮拜堂,落成於1965年,如今雖已廢棄,仍保存著宗教建築的獨特魅力,讓人駐足想像當年信仰的燈火。
接近傍晚,我們來到【林投公園金沙灘】,這裡擁有全澎湖縣最長的金黃色沙灘,沙質細柔。雖然時間緊湊無法久留或踏浪,但在騎乘間感受到海風吹拂與遼闊海天,已足以洗滌身心疲憊。
隨後轉往【龍門沙灘】。這裡最吸睛的,是「戰車盥洗室」:整座建物以軍事造型打造,坦克履帶化身沖洗間,砲管則成為樓梯,讓人不禁會心一笑,也成為單車旅人獨有的拍照亮點。
最後進入【南寮社區】,深入【寮浮球秘境】與【牛屎窟古厝群】。這裡被選為「全球百大綠色生活社區」,許多老屋外牆懸掛五顏六色的海洋浮球,與古樸的石牆交織出獨有風情。這裡沒有商業氣息,只有生活的節奏與社區居民的真誠笑容。
17:50,我們準時抵達今晚的住宿點【屋光拾舍民宿】。民宿正對【摩西分海】景點,今日乾潮時刻剛好,夕陽西下時,潮水緩緩退去,浮現一條連結兩岸的沙洲步道,宛如聖經場景再現。夥伴們默默站在岸邊欣賞,無人喧嘩,只有相機快門聲與低語讚嘆。
晚餐安排在【南寮有機農場】,全程以當地食材烹調:澎湖絲瓜、炒海菜、涼拌紫菜以及自製豆花,每一道都新鮮爽口。這裡的氛圍樸實自然,是旅行中最溫暖的味道。
Copyright © 山海戀單車 BIKEXPLO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