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49歲啟程:陳亦珍的壯年騎行與運動人生

發佈日期:2023/11/14 編輯部

本期山海戀車友故事的女主角是退休人生不要自限的車友 陳亦珍 亦珍姊的騎行路線騎過西班牙朝聖之旅、德國萊茵河、挪威、青海湖、柬埔寨、長江三峽神農架、江南古鎮船騎、廈門福建、大馬怡保金馬崙、韓國濟州島、外蒙古、日本島波海道、紐西蘭南島、香港環島....國內外騎行經驗非常之豐富,您可別誤會以為她從以前就是如此的喔!據亦珍姊說她以前當上班族時可是從來不運動的,是連走路1公里都覺得很遠的。

小編聽到簡直是訝異的不得了!亦珍姊現在是FB社團壯運動的版主,每天的社團文章中有許多的教導運動以及從事各項運動內容分享的發文,沒想到版主以前是不運動的。這話題引起了小編極大的興趣,於是請教亦珍姊開始運動的原因。

 

亦珍姊說她從49歲開始意識到需要為退休後的未來提前準備,經過醫生的建議,意識到需要開始運動的重要性。

 

於是她首選在政大步行,但是走走發現自己不喜歡這樣的運動方式,想到自己從小騎車上學,因此選擇從騎單車開始,身為目標控的亦珍姊聽到周邊的人說騎單車的目標是環島,她開始自己從政大騎到淡水河濱的騎行練習,每週一次,就這樣進行了一年的時間。從剛開始覺得遠到騎不到的感覺,到覺得怎麼一下子就騎到目的地的輕鬆感。從事管理工作的她也會拿自己訓練騎車的一路歷程來勉勵與鼓勵自己的部屬,告訴他們沒有事情做不到,只要有目標,同時將目標分段拆解,持續朝著目標努力,就有機會達成。

運動與健康,單車騎行,單車旅行,台灣車友,台灣脊梁山脈雙塔縱騎,山海戀單車,單車看見台灣,山海戀車友故事,退休人生不自限
運動與健康,單車騎行,單車旅行,台灣車友,台灣脊梁山脈雙塔縱騎,山海戀單車,單車看見台灣,山海戀車友故事,退休人生不自限

陳亦珍

 

一年後(2014年)她開始尋找可以報名環島的團體,一次報名了三個組織,就怕沒有報上環島的名額。為了騎環島還預先練習多次騎行平溪的隧道,就為了提先感受下環島可能會行經路徑的實況感。知道環島每天至少要騎100km,她就逼自己每天練習至少要騎100km以上。(瞧,多典型的目標控)那次順利騎完環島後,她又馬上陷入沒有下個目標的失落感,於是同香港車友開始訂下下一個新的目標就是2015年騎上武嶺,那次的騎行團隊有不少人後來上了保母車,她咬牙不肯上保母車,她告訴自己就算是推車也要推上武嶺,那次她真的推上武嶺,完成了武嶺登頂,她印象中三次武嶺都是在山海戀進行的。因為騎單車認識了很多車友,後來的許多騎行都是跟車友到處進行,自己也組織過不少騎行活動。

運動與健康,單車騎行,單車旅行,台灣車友,台灣脊梁山脈雙塔縱騎,山海戀單車,單車看見台灣,山海戀車友故事,退休人生不自限
運動與健康,單車騎行,單車旅行,台灣車友,台灣脊梁山脈雙塔縱騎,山海戀單車,單車看見台灣,山海戀車友故事,退休人生不自限

陳亦珍

 

亦珍姊的運動年目標是單車環島、騎武嶺、每年4000km以及騎貓空50趟後,喜愛上騎行運動的亦珍姊開始嘗試各種運動,在嘗試新運動前也都會尋找教練教導正確的運動方式,從而開始嘗試找到自己喜歡且持續的運動,像是這兩年的SUP立槳、游泳、登山、跳床、重訓、攀岩、攀樹、騎馬、溜冰、空中瑜伽...每年更換一種運動方式,老在嘗試新運動。對於女性友人經歷更年期以及退休後沒有生活重心的生活狀態,睡不好、吃不下,她建議採用運動方式來改善這些身體狀況,在過程中也逐漸看到成效。因此對於壯年後的生活,她認為不應該用年齡來設限不能從事哪些運動,有些人雖然年紀很長,但是生理上的條件非常好,甚至不亞於青壯年,不能年齡歧視,而是應該用生理年齡來做為規範更為合理🏊🏻‍♀️🚴🏻‍♀️🏇🏻

運動與健康,單車騎行,單車旅行,台灣車友,台灣脊梁山脈雙塔縱騎,山海戀單車,單車看見台灣,山海戀車友故事,退休人生不自限
運動與健康,單車騎行,單車旅行,台灣車友,台灣脊梁山脈雙塔縱騎,山海戀單車,單車看見台灣,山海戀車友故事,退休人生不自限

陳亦珍

亦珍姊在「壯運動社團」身體力行,推廣每天深蹲100下的好處,也希望帶動更多壯世代愛上運動,她篤信「用進廢退」理論,肌肉使用就會進步,耍廢一定退步,以此四字分享給所有壯世代的朋友。

以下是亦珍姊送給山海戀十周年的祝福:

希望山海戀未來多開國外騎行團,造福更多車友,也豐富騎行,加入更多可能的其他運動元素,比如帆船,開濶車友的運動體驗。

山海戀車友故事持續講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