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行程亮點:
• 挑戰台灣經典盤山公路「梅山36彎」,體驗茶園梯田與山嶺風光
• 深入阿里山鄒族部落「得恩亞納」,感受原住民傳統文化與部落生活
• 體驗鄒族手工藝、文化故事與部落美食,感受部落人文溫度
• 探訪阿里山壯麗山林,享受山林步道與森林鐵路歷史文化
行程亮點:
• 花東縱谷單車慢旅:193景觀公路、玉富自行車道、伯朗大道、關山環鎮道。
• 野猴子森林園區樹冠層探險:滑索、吊橋、高空步道,挑戰膽量與童趣。
• 文化探索:客庄文化、移民村歷史、布農部落智慧生態、台灣板塊交界惡地地形。
• 原住民部落風光與中央山脈東側的遼闊山景。
行程亮點:
• 三日雙塔縱騎:起於極東、終於極北,貫穿海岸與鄉間綠道。
• 深入東北角沿海公路、金山老街、富貴角步道,風景絕佳。
• 騎經深澳鐵道舊線、水湳洞選煉廠(十三層)遺址、外木山海濱公園等景點。
• 融合自然奇景+漁港文化+鄉村景觀,感受多元地貌風情。
行程亮點:
• 五座極點燈塔+中心點一次完成,成就感爆棚!
• 地點涵蓋台灣四大海岸風景帶+地理中心深度巡禮。
• 騎行+火車+渡船靈活轉運,節奏舒適且多元。
• 這是一趟結合鐵馬、鐵路與渡輪的全台五極點壯遊,是五座燈塔的呼喚,也是一次內心的旅行日記。
行程亮點:
• 西台灣海線+台三線山城一次體驗。
• 百年車站巡禮:追分成功、大肚追分、勝興車站。
• 高美濕地夕照、鯉魚潭水庫、龍騰斷橋絕景。
• 東豐綠色走廊與后豐鐵馬道雙經典路線。
2025 年賽事安排五天行程,兩日賽事+三日旅遊完美組合:
賽前暖身(Day 1):專車接送,造訪北谷町美國村、萬座毛國家公園、入住飯店、組裝單車。
環沖繩兩日賽(Day 2~3):第一天北上 181 公里,挑戰「やんばる」起伏地形;第二天南下 165 公里,城市與海景交織,是環島騎士的夢幻路線。
賽後療癒行程(Day 4~5):探訪沖繩代表性景點美麗海水族館、海洋博公園,最後前往那霸市區自由購物,帶走滿滿回憶。
五日行程安排完整,從熱血到放鬆皆兼顧,加上專業車隊服務、自行車運輸協助、舒適住宿與地道美食,是結合「賽事挑戰」與「度假旅行」的首選單車旅程!
因女兒的一段單車募騎而啟發,展開自己晚年騎士之路。從摔車斷骨到環島成功,從灣區練騎到翻越台灣脊梁,他用行動證明:年齡不是限制,意志與熱情才是推進人生的動力。帶你走進他如何在單車旅程中,找回健康、重拾信心,並在人生的黃金歲月裡,持續奔馳於風景與友情交織的路上...(全文)
從美國退休後,陳玄同選擇以單車重新認識台灣。起初只是為了維持健康、結交朋友,沒想到這條路一騎就是十年,沿途串起了無數風景與回憶。他說:「單車讓我在不同人生階段,找回與台灣的情感連結...(全文)
「孔繁鵬與單車的故事始於青少年時期。「那時候跟朋友一起騎去上學,就這樣愛上單車了。」後來他不僅自己維修單車、改裝零件,更在馬來西亞創業開設車行,至今已營運超過二十年。雖然長年在地深耕,但他並未有太多海外騎行經驗,這次的台灣五極點挑戰,是他人生第一次的海外單車之旅,也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自我突破...(全文)
展雲大哥與敏兒兩位都是香港人,10年前從香港到台灣來參加單車環島同團所認識,據敏兒所說:當時對於彼此雖有印象,但是印象並不特別深刻,兩人騎行後回到香港,偶爾香港騎友們約騎活動與健行才算是真正的相識開始,爾後交往至結婚...(全文)
35年前,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89級的一群同學,彼此之間因住校生活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時光荏苒,這份情誼不僅未曾淡去,反而因一位同學—卓長謀的積極組織而更加緊密。六年來,這群同學及其家眷每年舉辦一次單車旅行,在山與海之間寫下了友情與歡樂的篇章...(全文)
84歲的盧大哥,依舊精神奕奕地踩著單車,18歲的孫子Kai,則用好奇的雙眼探索著這片他擁有一半血脈的土地。 這趟阿里山雙鐵騎旅,不只是一次單車旅行,更是一場世代間的溫暖對話,一段屬於他們的獨家回憶...(全文)
對來自香港的Fannie一家而言,2024年的聖誕節與跨年旅程不僅是一場騎行挑戰,更是一場意義非凡的家庭成長與人生啓發之旅。在山海戀單車團的帶領下,他們參與20241229花東南橫美景美食跨年饗騎7日行程,從花蓮一路騎行到台東,經歷了566公里的路程...(全文)
去年騎過花東美景美食5+3日,感動未完,今年再次同行,參加嘉南阿里山5+5日單車旅程,父子倆用雙輪記錄彼此的默契,也用車輪丈量台灣的風景與人情,寫下一段跨世代、跨文化的動人回憶...(全文)
「騎單車的年齡可以很長。」這是林子傑(CP Wedding)從54歲開始騎單車以來,堅持至今的信念。經過十幾年的歲月洗禮,林子傑不僅完成了從普通單車愛好者到資深單車車友的蛻變,還創立了全球第一個以單車為核心的扶輪社—新北市單車網路扶輪社...(全文)
Copyright © 山海戀單車 BikeExplo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