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行程亮點:
• 騎入嘉南平原最美山海線,探秘濕地風光、文化老街與在地小吃
• 五天吃遍嘉義東石蚵王、麻豆碗粿、七股黑琵美食、安平豆花與小卷米粉
• 沿著北回歸線、鹽田濕地、歷史廟宇與藝文園區,邊騎邊玩、邊吃邊拍
行程亮點:
• 文化探索:走訪13個經典眷村,了解居民的生活與文化,聆聽代代相傳的故事
• 美食品味:品嚐正宗眷村家常菜,從一道菜感受多元文化交融的美味
• 多元體驗:鐵馬+鐵路多重旅遊體驗
• 特色景點:探索眷村博物館及巷弄秘境,發現您從未見過的時代記憶
行程亮點:
• 騎上山:以單車與步行方式,穿梭於阿里山山腳至山頂之間,挑戰連續爬坡與林間小徑
• 搭火車下山:從十字路車站搭乘百年阿里山森林鐵路返回嘉義,親身體驗Z字型與螺旋狀鐵道奇景
• 騎行與健行途經三種林相變化(熱帶→暖帶→溫帶),見證海拔高度下的生態遞嬗
• 感受盛行雲霧帶的迷霧森林、茶園風光與群峰環抱
行程亮點:
• 從恆春出發,沿路穿越台灣南方國境之南的獨特地質景觀,單車深入南國原野:船帆石、台灣最南點碑、龍磐公園、風吹砂、九棚港仔大沙漠觀景點
• 台東金峰鄉排灣族部落,古稱「撒浦路」,代表「遺落、寂靜之地」,保有族群記憶與石板屋聚落。部落藝術創作活躍,每一個家屋都有工藝與圖騰象徵,步行其間如走入活的文化博物館。
• 台灣最完整保存的清代古城,擁有東西南北四城門與護城河遺構
• 國家級自然保留區,限定人數入山、專業導覽,全程健行約4–5小時,從旭海出發一路臨海而行,堪稱「台灣最原始的山海步道」
行程亮點:
• 從板橋出發,穿越新竹、鹿港、台南、台東、花蓮,最後回到宜蘭,沿途美景盡收眼底
• 繞行東海岸+西海岸,挑戰蘇花、南迴公路,360 度擁抱山海
• 唯一可組織騎行蘇花公路的環島行程,全台難得一見的「O 型」閉環
行程亮點:
• 漂鳥197 大地藝術:藝術裝置與稻田、山景共舞的詩意路段。
• 原民部落體驗:深入卑南族、撒布優、太麻里等部落,聆聽古老故事、品味傳統風味。
• 溫泉洗滌:知本溫泉、四重溪溫泉,騎累了的身軀能在溫暖中回復元氣。

因女兒的一段單車募騎而啟發,展開自己晚年騎士之路。從摔車斷骨到環島成功,從灣區練騎到翻越台灣脊梁,他用行動證明:年齡不是限制,意志與熱情才是推進人生的動力。帶你走進他如何在單車旅程中,找回健康、重拾信心,並在人生的黃金歲月裡,持續奔馳於風景與友情交織的路上...(全文)

從美國退休後,陳玄同選擇以單車重新認識台灣。起初只是為了維持健康、結交朋友,沒想到這條路一騎就是十年,沿途串起了無數風景與回憶。他說:「單車讓我在不同人生階段,找回與台灣的情感連結...(全文)

「孔繁鵬與單車的故事始於青少年時期。「那時候跟朋友一起騎去上學,就這樣愛上單車了。」後來他不僅自己維修單車、改裝零件,更在馬來西亞創業開設車行,至今已營運超過二十年。雖然長年在地深耕,但他並未有太多海外騎行經驗,這次的台灣五極點挑戰,是他人生第一次的海外單車之旅,也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自我突破...(全文)

展雲大哥與敏兒兩位都是香港人,10年前從香港到台灣來參加單車環島同團所認識,據敏兒所說:當時對於彼此雖有印象,但是印象並不特別深刻,兩人騎行後回到香港,偶爾香港騎友們約騎活動與健行才算是真正的相識開始,爾後交往至結婚...(全文)

35年前,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89級的一群同學,彼此之間因住校生活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時光荏苒,這份情誼不僅未曾淡去,反而因一位同學—卓長謀的積極組織而更加緊密。六年來,這群同學及其家眷每年舉辦一次單車旅行,在山與海之間寫下了友情與歡樂的篇章...(全文)

84歲的盧大哥,依舊精神奕奕地踩著單車,18歲的孫子Kai,則用好奇的雙眼探索著這片他擁有一半血脈的土地。 這趟阿里山雙鐵騎旅,不只是一次單車旅行,更是一場世代間的溫暖對話,一段屬於他們的獨家回憶...(全文)

對來自香港的Fannie一家而言,2024年的聖誕節與跨年旅程不僅是一場騎行挑戰,更是一場意義非凡的家庭成長與人生啓發之旅。在山海戀單車團的帶領下,他們參與20241229花東南橫美景美食跨年饗騎7日行程,從花蓮一路騎行到台東,經歷了566公里的路程...(全文)

去年騎過花東美景美食5+3日,感動未完,今年再次同行,參加嘉南阿里山5+5日單車旅程,父子倆用雙輪記錄彼此的默契,也用車輪丈量台灣的風景與人情,寫下一段跨世代、跨文化的動人回憶...(全文)

「騎單車的年齡可以很長。」這是林子傑(CP Wedding)從54歲開始騎單車以來,堅持至今的信念。經過十幾年的歲月洗禮,林子傑不僅完成了從普通單車愛好者到資深單車車友的蛻變,還創立了全球第一個以單車為核心的扶輪社—新北市單車網路扶輪社...(全文)










Copyright © 山海戀單車 BikeExplo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