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發佈日期:2025/07/28 編輯部
昨晚在靠近國聖燈塔的黑琵食堂享用晚餐後,大夥臨時提議:乾脆騎去看夜間點燈的燈塔吧!既不用隔天早起,也能一次打包台灣最南燈塔的浪漫光景。於是我們就這樣,在海風與燈光交織下,提前完成了這個地標行程。今天的路程也因此減少20公里,讓我們可以在早餐供應的08:20前,悠哉地在民宿園區漫步、拍照,一切節奏都很從容。
上午9點整準時出發,跨過國姓橋來到鹿耳門天后宮。宮前金爐邊有涼意,聽著翁教練講起歷史,像是站在時空交界的門口:鄭成功當年登陸的爭議地點、為何挑在1661年4月30日發動攻勢、以及如何利用鹿耳門溪口作為易守難攻的天然屏障,句句精彩。最讓人驚喜的,是鎮門宮門神居然是「沒穿鞋的外國人」!這些文化符碼,讓人忍不住想多看幾眼。
稍後我們探訪了朱玖瑩故居。牆上刻著詩人鄭愁予的名作〈錯誤〉,令人唏噓的是,他在上個月甫辭世於美國。那熟悉的詩句——「那個人站在渡口邊/說話的聲音都帶著回音」——此刻讀來格外沉重,「達達的馬蹄聲」再也不會踏回這片土地了。
中午本打算赴安平知名的「阿財牛肉湯」,但人潮洶湧,排隊要等一小時以上,於是轉戰鄰近的「秦牛肉湯」。雖然不是原定口袋名單,湯頭仍可圈可點,肉質鮮嫩,總算解了大家心頭那口「想喝台南牛肉湯」的癮。
午後時光轉為慢遊節奏,接連造訪了「大魚的祝福」地景藝術、德陽艦博物館、虱目魚主題館,以及融合設計與創意的藍晒圖文創園區。每站都留下照片與回憶,也收穫了不少趣味知識與文創紀念品。這樣的騎旅節奏,剛剛好:深入在地、緩步感受、適度安排。旅遊,就是這樣的慢享—只是我們是用單車完成的!
最後於16:30順利入住飯店,平安落腳。騎經歷史、感受人文、再用一碗牛肉湯收尾—這是我們的 D4,豐實也真切。
Copyright © 山海戀單車 BikeExplo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