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發佈日期:2024/01/02 編輯部
本期的山海戀車友故事男主角,是來自新加坡的宋添國 Peter—一位用行動詮釋「不設限人生」的典範。從退休後開始,騎車早已成為他生活的日常節奏,從每年環繞新加坡一圈的180公里,到平日50公里的穩定練習,這樣的堅持已經持續十多年。即便出發前因病修養,心中也曾擔心無法完成,卻靠著一句「不要為自己設限」的信念,讓他完成了連自己都沒想到的壯舉——9天全程騎完台灣環島,沒有一次上保姆車休息。從隧道內輪胎回音的探險感,到東部海岸線的壯闊與芬多精的清新,這趟旅程不只是雙腳的挑戰,更是心境的突破。Peter用一路的汗水,證明了年齡從不是阻礙,只要不替人生畫框,原來可以看見無限的風景。
本周山海戀車友故事的男主角 20231201新加坡訂制團的車友宋添國Peter
Peter說他本次行程中完成很多自認為不可能的事。不設限的人生,原來有無限的可能。
退休後才開始持續騎單車的他,每年堅持一次環新加坡島騎行180公里,平時每次騎行約50多公里,這樣的堅持已經持續了10多年。在來台灣之前的一個半月,因為生病而停止騎車,進行修養。臨出發前,他曾想過若真的不行,大不了上保姆車休息。然而,他沒有預料到自己能夠不用上車,連續9天完成環島。在整個騎行過程中,他不斷回想許銘峰 執行長所說的「不要為自己設限」,這句話成為他的激勵源泉,讓他堅持不放棄。他強調,一旦給自己設限了,就很難繼續前進;而不設限才能挑戰自己,讓他不斷突破自我。
Peter談及此趟騎行難忘經驗:有兩次差點跌倒的經驗發生在台北到新竹的路途,首次遇到施工路段,騎行道上堆滿沙堆,本以為會滑行而失去平衡。然而,牢記教練的忠告,我輕輕煞車,慢慢穿越沙堆,意外地順利騎過。另一次是在東海岸的長下坡路段,當時下雨影響視線,突然想起教練的提醒:下坡務必要放慢速度,輕輕煞車,保持慢速直行。這樣的調整讓我安全度過下雨天的挑戰,順利完成整段騎行。新加坡規定不能在隧道中騎行,在臺灣我體驗了首次在隧道內騎著單車穿越隧道,隧道內的回聲將單車輪轉聲音擴散,每踏一步都像是在探險未知領域,真是一場難忘的穿越隧道印象。
他台灣東部太平洋海岸線的美景讓我不禁仰望山川,俯瞰著迷人的海岸線,在這片風景之中享受著騎行的愉悅。環台灣的旅程讓我感受到氣候和地形的多變,每一段路都呈現出不同風貌的景致,讓我深刻感受到這片土地的多元之美。穿越深山中,每一次的騎行都是全新的體驗。微涼的氣候中,不僅能沉浸在自然風光中,還能吸收滿溢的芬多精,為旅程增添一份特別的清新舒適感。
Peter驚歎說到山海戀教練更換輪胎的速度宛如F1賽車的迅速,手腳之快令人留下深刻印象。教練隨時強調安全至上,特別對年紀較長但熱愛騎行的團友,不厭其煩的每天每次提醒,將安全視為行程中的首要命令。即便在團員休息的晚間,教練仍不忘整理單車;每天一早,提前檢查單車狀況、車燈等。在騎行途中的休息時間,教練則不定期檢查單車狀況,確保一切正常。教練團隊的細心照料與行程中靈活的安排與每次騎行前的暖身運動和休息間的能量補充,讓每天超過100公里騎行變得如此順暢,成為可完成的挑戰。騎車經過的景點,執行長都會為我們述說台灣的文化、歷史、生活,讓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增長知識。
這團夥伴總數30人,包含有夫妻、母女、以及家庭出遊的組合。由於參團成員的目的各異,山海戀在行程設計中考慮到每個人的需求,不僅做好騎行單車的準備,還安排了一部遊覽車跟隨,讓未參與騎行的家眷也能一同在台灣環島旅遊。每天的出團都熱鬧非凡,既有熱血飛騰的騎行在台灣土地上,也有坐在遊覽車歡唱卡拉OK的歡樂時刻。無論是選擇騎行還是遊覽車,大家一同在台灣開拓了眼界,不僅品味了美食,也充實了人生的點滴。
山海戀車友故事持續講述中
Copyright © 山海戀單車 BIKEXPLORER